科研和竞赛对于申请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二者的区别,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科研和竞赛。
这篇文章我们为大家全方位分析科研和竞赛的区别,告诉你怎样才能在鱼目混杂的科研和竞赛项目中,找到最适合、最有含金量的项目。
一、竞赛和科研活动分别是什么
1. 什么是竞赛
大家或多或少都参加过竞赛,对于竞赛有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以把竞赛的概念定的稍微宽泛一些,竞赛不只是大的国际比赛,比如奥林匹克赛事,也可以是一些小的比赛,哪怕是校园内的比赛也可以算成竞赛的一部分。
除了GPA以外,竞赛能够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如果参加过含金量高的比赛,在国际比赛中拿奖,学生的学术能力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展现,但是小竞赛也可以。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竞赛,或者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比赛,并不是只有数理化生有国际性的、知名的比赛,其实艺术、文学、社科都有竞赛。
生物:Canadian Biology Olympiad 加拿大生物奥林匹克, BBO英国奥林匹克, Brain Bee
数学:AMC12美国高中生数学竞赛,AIME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科学:IJSO - International Junior Science Olympiad, Regeneron Science Talent Search
艺术:Scholastic Art Awards 写作绘竞赛, Doodle for Google 绘画比赛
文学:Concours D'art Oratoire 法语比赛,The Concord Review 历史论文项目
上面列出了每个学科含金量比较高的一些竞赛。很多人觉得艺术、文学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阅读,但是其实艺术、文学、社科方面的竞赛也非常重要,大家同样可以选择,这些竞赛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对我们的申请也会有很大的助力。
例如Doodle for Google这个比赛,这个比赛是绘画竞赛,这个比赛不仅比哪幅画最漂亮,哪幅画用的技巧最多,更要比哪幅画更有创意。
文学方面也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比赛,比如第二外语的比赛、诗歌大赛、朗诵大赛等,这些比赛能够帮助文科的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竞赛,同一个学科也有不同的竞赛,这些竞赛的侧重点、难度、含金量可能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程度选择适合的比赛。
比如澳大利亚的国家化学竞赛,这个比赛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拿到证书,三等奖的得奖率达到25%-40%,这个比赛的得奖率比较高,难度不是很高,含金量也不是特别高,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比赛不值得参加,可以作为后续参加更高难度化学竞赛的练手。
不同的孩子适合的比赛不一样,选竞赛的学问还是非常大的,讲究非常多,不同的比赛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和澳大利亚化学奥赛相比加拿大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难度就高很多,学生掌握了AP化学知识或者更深入的知识,才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今年YES学员中被普林斯顿录取的ML同学、被哈佛录取的RZ同学与被MIT录取的JQ同学,都曾分别参加过CCO加拿大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金奖,从而入选由4人组成的加拿大国家代表队参加IChO国际化学奥利匹克竞赛获得铜牌。
对比这两个比赛我们可以看出,单从竞赛的名字来看,我们看不出竞赛的含金量到底怎么样,我们应该关注竞赛的细节,关注竞赛的数据,看看比赛的得奖率、考察的知识点,通过这些判断竞赛的难度和含金量。我们评判活动的含金量、侧重点、难度,是为了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活动。
想要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活动,需要知道不同比赛的区别,了解学生的特质和兴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与他们的能力最匹配的比赛,由此可见规划非常重要。
如果没能提前好好规划,学生参加比赛很有可能拿不到奖,或者学生的水平很好,但是参加的比赛含金量不高,在申请的时候,这样的比赛并不能帮助学何时能脱颖而出,可能会对申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 什么样的活动属于科研
最高精尖的科研很多都是博士或者大学教授在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中生不能接触科研,或者高中生做的东西不属于科研。
因为科研的形式非常多,不一定需要从收集问题到调研再到处理数据,最后在顶级期刊发表一篇高深的文章。
招生官并没有期待看到一个大师级的作品,他们希望通过学生的科研活动,了解学生是否有潜力。
招生官们想通过学生的科研经历,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对这个学科感兴趣,是否为这个学科投入了很多精力,他们想了解这个学生的思辨过程是怎样的,这个学生是否适合读这个学科。
助研经历
助研经历是一种非常好的科研形式,学生不需要自己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可以加入大学的课题组,或者加入老师已经在做的调研活动。学生可以帮忙搜集资料、翻译文献、进行采访,这些工作都能够帮助老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科研过程,而且,如果老师觉得学生非常有潜力,会为学生写推荐信。
个人论文
个人论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研经历,如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论文,不管论文最后发表在什么地方,即使没有发表,如果能寄给招生官,对我们的申请也会非常有帮助。
个人科学调研项目
个人科学调研项目与论文有一些不同,但是可以一起做。也就是说,学生做了一个科学调研项目,最后写了一篇论文,或者这个科研项目没有论文,但最后有幻灯片的展示,这些都可以。论文是科学调研项目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科研比赛
每个学科都有科研比赛,如果学生对工程感兴趣,可以参加机器人比赛,如果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参加编程比赛。
这些比赛与竞赛最大的区别是,科研比赛更强调科研能力,学生需要用技巧和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仅仅是考察知识点。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科研并不只有一种形式,不并是最顶尖、拿诺贝尔奖的才叫科研。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鼓励高中生参加科研,因为这个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只是做的题目的大小、参加的程度、参加的形式(个人参加还是团队参加,自己进行科研还是加入别人的科研团队)的问题。科研并没有“贵贱”之分,贵在长久坚持,招生官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更希望通过学生的科研经历了解学生的潜力。
3. 与竞赛相比,科研有哪些特点
科研和竞赛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科研需要更多资源。
很多人觉得拿奥赛金牌非常难,科研大家都能上手做一些事情,但其实科研需要的东西比竞赛更多。
联系导师
首先,你要知道科研团队在哪里,他们现在缺不缺人,他们缺什么样的人。只有了解到这些社会资源,才能够加入别人的团队。
组建团队
有些学生不想加入别人的团队,想自己组建团队,这需要学生有更多的能力,仅自己会知识点是不行的,学生需要自己找兴趣相同的小伙伴,领导一个团队,告诉他们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从规划到立项,都需要学生自己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来。
设计科研课题
设计研究课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竞赛更侧重对知识点的考察,科研更侧重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学生需要自己设计科研课题,学生要判断什么课题值得研究,什么课题还没有被研究过。
这个过程非常难,需要很多知识作为铺垫,如果没有知识背景,学生很难辨别什么题目值得做,什么题目不值得做,设计科研课题需要的知识一点也不比竞赛少。
实地调研
很多科研活动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学生要带着问题收集所需的数据,这个过程需要很大的能动性,需要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可能需要联系当地的团队,看看有没有人能够提供帮助,要采访很多人,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个过程需要的社会资源和规划比竞赛多很多。
4. 如何参加竞赛和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报名,也可以个人报名。
YES教育中心就有很多资源,我们有专业导师,许多老师本身就是大学教授。有竞赛培训,有活动资料库,能够给学生推荐很多活动。
导师的个人资源也非常重要,有的导师有很多资源,他们认识很多学校的教授,这些都是大家可以利用的资源。
但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虚假的科研课程,比如说跟哥伦比亚大学某教授三周上1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项目。对于这种课程大家可以想一想,15个小时就可以做一个科研项目,和别人长期投入的项目相比,招生官一看就知道这只是个镀金项目,没有什么意义。
真正做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不是几个小时或几个月可以做出来的,需要长期的投入。
所以,我们建议大温的学生可以先从参加Science Fair开始,Science Fair 会鼓励孩子们从小投入到科研领域中,通过比赛的过程学到真本领,获奖可能并不简单,但能结识到其他优秀的学生,甚至看中你课题的教授,YES就曾有一位8年级选手参赛课题被一位教授看上,赛后教授主动邀请他到自己的组里来继续做相关课题的研究。
YES学员在UBC进行实验
二、竞赛和科研在本科申请中有什么意义
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常纠结,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在竞赛和科研上有没有意义?有些同学标化成绩不是特别好,GPA也不是非常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参加竞赛和科研活动?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竞赛和科研在本科申请过程中究竟有哪些意义,能够为我们的申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体现学生对相关学科的热爱
只有特别热爱一个学科,才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参加辅导。很多小文书都会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竞赛和科研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素材,通过这些招生官能够直观感受到学生对这个学科的热爱。
体现学术能力
能够在竞赛和科研中取得好的成绩,能够非常好地展现出学生的学术能力,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强调过很多遍了。
体现探索性和创造力
在科研中,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力会体现的更多一些,竞赛中的开放式题目也能够体现出这些能力。
体现团队合作能力
很多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在高中阶段,学生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一整个科研项目,这些活动很多都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所以竞赛和科研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获得推荐信
如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好,能够得到导师的认可,导师会给学生写推荐信。
导师的推荐信非常有意义,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参加过活动,只能拿到授课老师、升学顾问的推荐信,并不能得到额外的推荐信。
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很大的机会拿到未来想要从事的专业领域的推荐信,所以竞赛和科研非常有意义。在所有课外活动中,竞赛和科研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在Top 30学校申请过程中,竞赛和科研更加重要,因为申请Top 30学校的学生的标化成绩、GPA都非常好,每个人都有特长,都参加过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活动,招生官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会更青睐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学生,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我们需要一些比较独特的项目来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让招生官们眼前一亮。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竞赛项目
参加科研和竞赛项目的必要条件
学生想要参加竞赛和科研项目,需要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富余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学生要有富余的精力和时间。
想要在竞赛和科研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仅仅依靠聪明和天赋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富余的时间和精力指的是学生在保持好GPA、标化成绩,不耽误学校的活动的情况下,剩余的时间和精力。
足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
学生需要有足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支撑他们的竞赛和科研。
这一点其实非常难,并不是说每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有足够的专业兴趣。我们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某些同学对某一个方面没有特别多的兴趣,这样的学生其实并不适合参加竞赛和科研。
充足的资源支持
对于科研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除了学生自己感兴趣、有时间和精力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父母、学校、导师都能给学生提供资源,只有有了足够的资源,学生才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人,专业人士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这些资源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富余的精力去找这些资源。
四、9-11年级应该如何规划竞赛和科研项目
9年级
很多9年级的学生觉得离申请还早,竞赛和科研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其实并不是这样,想要申请美本,从9年级就应该开始准备,这个时候开始刚刚好。
因为11年级的时候,很多学生需要补标化成绩,即使学生再有天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项目,或者参加竞赛。
从9年级开始寻找自己比较喜欢的领域,并进行尝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摸索自己的学科定位,了解自己到底对哪一个学科比较感兴趣,对这个学科的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学习这个科目是否非常轻松,对这个学科是否非常感兴趣,除了完成作业以外,是否还想进行更深的探索。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在9年级就能够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做科研项目和竞赛,以后能不能出成果。
有些学生爱好非常广泛,各方面成绩也非常好,但是没有对某一个学科特别喜爱,或者没有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学生不太适合科研和竞赛项目。
所以,我们应该在9年级的时候进行摸索。比如我在表格中列出的理科、工科、商科试水竞赛,如果学生不去参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
其实参加这些竞赛不一定要有非常高的水平,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有新的认识。我们就有过同学刚开始学物理,家人也都非常支持,但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对化学有着更大的兴趣,最后参加国际化学竞赛获奖。
所以,从9年级开始其实一点也不早,因为学生需要有明确的定位,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有些学生理科好,但是如果不参加试水竞赛,他们就不能确定自己到底应该参加哪个科目的竞赛,在哪个科目能够取得最好的成绩。
10年级
如果9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10年级的时候就可以为感兴趣的科研和竞赛项目做全面的准备。如果9年级没有摸索出自己擅长的科目,10年级就要继续做这项工作,这样的话10年级就出不了任何成果,想在11年级做出成果会更加困难。
每个年级都有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许多YES学员在10年级时就已经获得各类国际竞赛大奖
10年级的时候,学生可以争取一下名次,多尝试各类竞赛,可以开启科研项目,想申请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对之前的作品进行修改,去投稿,或者尝试顶尖的艺术竞赛。
11年级
11年级是收获成果的时候,很多人觉得11年级参加比赛来得及,能够拿到成果。如果没有前两年的铺垫的话,很少有人能够在11年级拿到特别好的成果。
因为很多学生都是从9年级开始准备的,他们也非常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并按照规划一步步去做,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开始做准备。
11年级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两个,第一个是收获成果,第二个是累计申请素材,其实这两件事也可以算一件事情。
11年级时,学生可以在各种国际比赛中争取好的名次,以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到了11年级,其实是对过往的一些活动的总结,11年级不应该再疯狂地准备活动,而是应该对过往的活动进行整理。
五、怎样辨别活动的含金量和可信度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竞赛辅导,想要辨别科研竞赛的含金量和可信度,可以参考下面二个维度。
竞赛得奖比例
竞赛得奖比例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通过竞赛的得奖比例,我们能够大概了解这个竞赛的含金量和难度。
科研推荐信及老师参与程度
想要判断第三方科研项目的含金量,可以看一下这个项目能不能给学生提供推荐信,以及老师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如果老师全程带着学生一起做,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很好地沟通,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而且,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多,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孩子,这样他们才会愿意给学生写推荐信,推荐信的质量会更高,可信度也会更高。
想要辨别活动的含金量,可以看一下老师是不是比较可信的教授,学生能够和老师接触多久,是否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